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每年能够产出近200份定制化报告以及上千份细分市场调研报告。公司构建了涵盖8000万以上的海外样本、30万以上的权威专家信息以及3600万以上的国内电话样本与企业样本,为各类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棕榈油消费国之一,其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对全球棕榈油行业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棕榈油在食品加工、餐饮和家庭烹饪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生物柴油政策的推广也进一步推动了棕榈油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市场规模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国,受本土热带气候资源匮乏限制,棕榈油供应完全依赖进口,2024 年市场规模达到 680 万吨,较上年增长 3.0%,2024 年全年进口总量达 278.85 万吨,进口金额 25.43 亿美元,出口量仅 980.86 吨,印尼以 73.77% 的占比成为第一大进口国,进口量达 205.71 万吨;马来西亚紧随其后,占比 26.23%,两国合计掌控超 99% 的进口份额,供应链集中度风险突出。进口区域则聚焦沿海港口,江苏省占比 26.88%,天津、广西分别占 14.05% 和 11.45%,这三省与北京、福建共同构成核心进口枢纽,合计占比超 70%,形成 "沿海聚集、辐射内陆" 的物流格局。
消费格局
消费端呈现 "食品为主、工业崛起" 的鲜明特征。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棕榈油表观消费量约 620 万吨,其中食品用途占比高达 83.5%,工业用途(含生物柴油、日化等)占比 16.5%。食品工业中,油炸食品(40%)、烘焙食品(30%)和方便面(20%)是核心应用场景,仅方便面行业年消耗棕榈油就达 110 万吨。区域消费差异显著,华南(广东、广西等)和华东(江苏、浙江等)地区合计占全国消费量的 60% 以上,其中广东省单省进口量达 210 万吨,占全国 34.2%,而中西部地区受益于预制菜产业扩张,消费增速达 9.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供需格局
供应端
根据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调研分析,中国棕榈油资源极度匮乏,国内几乎无商业化种植,仅海南、云南南部有零星试种,年产量不足1万吨,对整体供应无实质贡献。因此,中国棕榈油供应高度依赖进口,2024年全年进口量达635万吨,进口依存度长期维持在99%以上。主要进口来源国为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两国合计占比超过95%。2024年,自印尼进口量为380万吨,占总进口量的59.8%;自马来西亚进口量为230万吨,占比36.2%。
需求端
棕榈油是中国重要的食用油原料,在食品加工、餐饮和家庭烹饪等领域应用广泛。据调研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棕榈油表观消费量约为620万吨,较2020年的550万吨增长约12.7%,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0%。食品工业是棕榈油最大应用领域,占比约65%,其中方便面、烘焙及油炸食品需求稳定;生物柴油及化工用途占比约25%,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及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持,该细分领域有望成为未来增长核心驱动力。
价格走势
根据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调研分析,棕榈油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国内供需状况、政策调控以及季节性因素等影响。2024年国内24度棕榈油现货均价8423元/吨,同比上涨10.67%。2025年价格重心或上移,供需偏紧格局将支撑一季度价格偏强调整。例如,2025年10月下旬,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主连价格为9113元/吨,当日最高9140元/吨,最低9088元/吨,成交量251986手,处于震荡整理态势,10月中旬以来价格呈现弱势下跌,10月15日至23日市场均价从9362元/吨跌至9080元/吨,跌幅3.01%。
库存情况
截至2025年10月中旬,中国国内棕榈油库存处于18个月高位,重点地区库存约57.57万吨,同比增加5.98万吨,与五年均值持平;植物油整体库存升至240万吨,供应过剩压制食用需求释放。10月下旬国内库存环比仅下降0.8%,去化速度缓慢,显示终端需求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