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每年能够产出近200份定制化报告以及上千份细分市场调研报告。公司构建了涵盖8000万以上的海外样本、30万以上的权威专家信息以及3600万以上的国内电话样本与企业样本,为各类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转型,汽车芯片作为支撑这一变革的核心硬件,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汽车芯片不仅是实现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安全化、环保化的关键元器件,更是推动汽车行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当前,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智能驾驶技术的升级,持续释放着汽车芯片的市场需求,为汽车芯片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增长机遇。
行业定义
汽车芯片是指专为汽车电子系统设计制造的集成电路芯片,用于实现汽车的各种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控制、变速器控制、车身电子、安全系统、信息娱乐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汽车芯片需要满足车规级标准,即在温度范围、可靠性、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方面具有严格要求,以确保在汽车复杂的使用环境下稳定运行。
产业链结构
汽车芯片产业链涵盖上游材料设备、中游设计制造和下游应用三大环节。上游环节主要包括半导体材料(如硅片、光刻胶)和设备(如光刻机、刻蚀机),这些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中游芯片产品的可靠性;中游环节聚焦于各类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包括控制类芯片、功率类芯片、传感器类芯片等,是产业链的核心;下游环节则包括车载系统集成(如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系统等)和整车制造,这些环节的需求变化持续拉动着中上游的技术迭代。
市场规模
近年来,全球汽车芯片市场展现出迅猛的扩张态势,规模持续攀升。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达到 498.49 亿美元 ,到 2023 年,这一数字已大幅增长至 670 亿美元,而在 2024 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进一步跃升至 758 亿美元,2021-2024 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 10.15%。2030 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有望实现重大突破,预计将达到 1500 亿美元 。
市场现状
据市场研究机构调研分析,2024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已达970亿美元,预计2025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市场呈现技术密集型增长特征,年复合增长率达12.4%,显著高于传统汽车零部件行业。这一增长主要受三大核心因素驱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5年Q1已突破40%,带动功率半导体需求激增;L3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推动高算力SoC芯片需求;智能座舱与车路协同技术普及,加速AI处理器渗透。
产品结构
汽车芯片市场呈现多元化细分特点,控制类芯片占比27.1%,传感器芯片占比23.5%,功率半导体占比12.3%。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的芯片需求量达到传统燃油车的2-3倍,其中功率芯片占比超过40%。以域控制器芯片为例,单台智能汽车所需算力从2020年的10TOPS跃升至2024年的500TOPS,直接促使AI芯片、高算力SoC等细分赛道呈现爆发式增长。
市场格局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态势。欧美企业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英飞凌、恩智浦、瑞萨三家企业合计掌控43%的市场份额,尤其在MCU、自动驾驶SoC和功率半导体领域构筑起坚固的技术壁垒。具体来看,英飞凌AURIX系列MCU在车身控制单元的市占率超50%,恩智浦S32系列平台服务于全球80%的整车企业。
增长驱动因素
电动化转型是首要驱动力。随着全球各国设定碳中和目标,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直接带动功率半导体需求。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5年Q1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40%,中国、欧洲等主要市场电动化进程加速。功率半导体作为电能转换的核心部件,在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器等关键系统中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