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石油行业投融资动态
1、弘润清源完成Pre-A轮融资
根据市场调研发现,6月17日,弘润清源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尚势资本、扬州固本清源、格物致知基金、天津仁爱万鑫、北洋海棠基金。弘润清源成立于2020年,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市,是一家功能材料和集水系统技术研发商。
2、中砥半导体完成天使轮融资
6月17日,中砥半导体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无锡金投。中砥半导体成立于2024年,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江苏省,是一家磷化铟单晶产品研发商。
3、中维化纤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
6月16日,中维化纤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中建材、上汽集团、上汽投资-尚颀资本、容亿投资。中维化纤成立于2015年,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河南省,是一家特种尼龙工程塑料生产企业。
4、翌嘉绿氢完成天使轮融资
6月10日,翌嘉绿氢完成天使轮融资。翌嘉绿氢成立于2024年,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江苏省,是一家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商。
二、月度重要政策动态
1、上海市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提升行动方案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5月30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以《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规定的39个重点行业为基础,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将范围扩展至全市涉气重点行业。根据行业污染物排放贡献影响,重点开展炼油与石油化工、汽车整车制造、工业涂装、工程机械整机制造、包装印刷、涂料制造等行业的绩效提升工作。
开展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工程机械制造、涂料制造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晋B减D”提升计划。各相关区、管委会开展摸排,摸清企业升级改造的技术瓶颈和差距,制定培训名单;对于短期改造难度较大的企业,指导企业制定改造计划,推动企业有序开展技术改造,实现绩效等级再上一个台阶。探索建立D级企业全面公示制度,对大气污染防治绩效落后企业形成警示和督促,推动D级企业提升绩效。
对于在本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中具有一定占比贡献但未纳入国家39个重点行业的本市特色行业进行绩效评级的行业,如集成电路、有机化学原料、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由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制定专项评级技术指南,各区生态环境部门依据本地特色行业指南组织企业开展绩效评级工作。
2、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5月22日,生态环境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减缓气候变化行动标准可为各区域、各领域全过程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二氧化碳固定与利用提供重要支撑,主要包括温室气体全领域减排标准和二氧化碳固定与利用标准。
将温室气体排放管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标准体系,强化源头防控,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主要包括协同管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以及其他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3、湖北襄阳:加强2025年移动源污染防治
【湖北省襄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加强2025年 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4月16日,湖北省襄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加强2025年 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强化臭氧季油气监管。各分局严格落实我市关于挥发性有机物强化治理工作相关要求,在4月至10月臭氧污染高发期,将辖区内加油站、储油库及油品运输企业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开展油气回收监督抽测,建立污染排放问题台账并限期整改。
城区推行绿色工地重污染天气豁免管控试点、新能源渣土车全域通行等正向引导性政策,有效引导物流运输、建筑施工等领域加速新能源车辆及机械的规模化替代。生态环境部门将统筹推进全市非营运类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提前淘汰更新补贴工作,各属地分局按职责落实淘汰更新任务。
4、山西临汾:到2025年,临汾市区PM2.5年均浓度达到39微克/立方米以下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临汾市细颗粒物(PM2.5)三年达标攻坚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3月7日,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临汾市细颗粒物(PM2.5)三年达标攻坚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临汾市区PM2.5年均浓度达到39微克/立方米以下;到2026年,PM2.5年均浓度力争达到37微克/立方米以下;到2027年,PM2.5年均浓度力争达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持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推动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提升,到2030年,PM2.5年均浓度稳定达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
推动炉龄较长、节能环保设施设备配套较差的5.5米焦炉通过产能等量置换、升级改造建设炭化室高度6米以上捣固、7米以上顶装大型焦化项目。严禁备案和新增扩大产能的水泥熟料项目,鼓励2500吨/日及以下水泥熟料生产线通过产能置换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升级改造。在建、拟建焦化项目要按照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深度治理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和运行。加快支撑性、调节性煤电项目建设,提高先进燃煤机组占比。
持续推动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控,对应纳入双控的长期停产企业和新建企业,复产、投产后要适时制定双控措施、纳入双控管理;对超出双控排放标准的,依法实施处罚,其中已纳入环保绩效评级的A、B(含B-)级和引领性企业,降低绩效等级。
全面建成工业园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并联网规范运行,同步开展降尘监测。推进交通污染专项监测网建设项目,对公路、机场、铁路货场等重点区域设置自动监测点,开展交通污染监测。定期更新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全覆盖。加强远程监管能力建设,充分运用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用电监控、无人机、走航车以及激光雷达等科技手段实施远程监管。
三、行业内头部企业动态
1、中国石化
中国石化发布“Idrilling应龙”科学钻井系统
6月19日,中国石化发布“Idrilling应龙”科学钻井系统,实现钻井全流程智能协同、自主优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井段平均机械钻速提升19.34%,平均钻井周期缩短12.93%。
中控TPT大模型中标中国石化项目
6月18日,中国石化与中控技术合作开展乙烯裂解装置生产运行优化场景项目,利用中控技术的TPT大模型和技术优势,结合中国石化的生产经验和数据。
中原油田中标伊拉克技术服务项目
6月17日,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成功中标伊拉克东巴油田某项目投产试运服务项目,标志该公司在海外高端技术服务市场实现新突破。
国内首个“5G+量子”虚拟电厂车网互动实测完成
6月10日,国内首个“5G+量子”虚拟电厂的车网互动实测在安徽石油合肥政务中心充电站完成,标志着中国石化在车网互动技术应用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
国内最大单体LNG保税仓库获批
6月6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青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双泊位”码头的LNG保税储运终端,保税仓库容积27万立方米,是国内最大。保税仓库设立后,可开展多元化创新项目,为青岛市经济发展带来新业绩增长点。
2、中国石油
国内首批深海油气用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试制成功
6月19日,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深海油气用双金属冶金复合管通过认证,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为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提供重要装备支撑。
中国石油首台海底盾构机开始调试
6月18日,中国石油首台海底盾构机在山东省烟台市开始调试,用于烟台港西港区LNG长输管道海域段盾构工程,该工程对山东、环渤海乃至华北地区能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石油与哈方签署多项能源合作协议
6月17日,中国石油与哈方签署了多项能源合作协议,包括奇姆肯特炼厂扩建、阿克纠宾尿素项目等,将扩大在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等领域的合作。
中石油首条天然气管道海底隧道贯通
6月10日,中国石油首条天然气管道海底隧道——福建LNG接收站配套外输管道工程中的东港海底隧道顺利贯通,对福建及周边地区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中国石油最大化工地面火炬系统落户广西
6月8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化工地面火炬系统正式引入天然气,创中国石油最大化工地面火炬纪录,预计推动企业管理向高质量、绿色发展方向迈进。
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XYZResearch),系国内领先的行业和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并荣膺CCTV中视购物官方合作品牌。公司秉持助力企业实现商业决策高效化的核心宗旨,依托十年行业积累,深度整合企业研究、行业研究、数据定制、消费者调研、市场动态监测等多维度服务模块,同时组建由业内资深专家构成的专家库,打造一站式研究服务体系。研精毕智咨询凭借先进方法论、丰富的案例与数据,精准把脉市场趋势,为企业提供权威的市场洞察及战略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