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传统的药物生产技术,药物3D打印具有提高药物增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同时可以实现药物多样性的释放,从而实现药物生产与制造的高效化和连续化。从现阶段来看,我国药物3D打印行业内仅有以三迭纪为代表的少数几家企业,整体来看市场格局分布集中。

中国药物3D打印行业竞争格局
1、市场主体类型
药物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药物生产技术,由于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和法律等方面的准入门槛,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进入行业布局的难度比较大,因此目前我国药物3D打印行业内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数量并不多,其中主要以三迭纪为代表。
据市场分析公司发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出,2022年底,中国药物3D打印行业内主要以大专院校为代表的主体专利申请量居多,达到了80项以上,排在首位;其次为企业和机关团体的药物3D打印专利申请量排在后面,分别达到40项和20项以上。

2、区域格局
随着药物3D打印技术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药物生产的自动化与连续化水平,并且大幅度促进药物开发与创新的成功率上升,有利于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的药物3D打印园区数量共计达到了5个,以市场调研资料为分析依据,分别为陕西渭南、河南新乡、南京、重庆永川和浙江先临五大产业园区,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药物3D打印园区的发展格局较为分散,同时在相关企业中,布局于上游、中游和下游环节中的企业数量略少,主要以中游的三迭纪为代表性厂商,除此之外其他企业均未进入规模化的发展阶段。

3、企业分布
在我国药物3D打印产业链中,各环节均分布着一定数量的企业,根据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分析,上游环节中包括司特易生物、捷诺飞、迈普医学和上普博源等;中游环节有三迭纪、博信生物和棣加生物等;下游制药企业主要包含天士力、赛升药业和锦波生物等。总体上来看,我国药物3D打印行业格局分布较为集中,各环节中的企业的业务布局范围比较清晰,有利于未来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药物3D打印行业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1、迈普医学
迈普医学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结合人工合成材料特性,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开发高性能植入医疗器械。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95亿元,同比增长26.96%;分产品来看,人工硬脑(脊)膜补片收入为1.45亿元,同比增长23.58%,颅颌面修补系统收入为0.38亿元,同比增长30.90%,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收入为0.05亿元,同比增长349.00%。

2、赛升药业
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28日,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生物药物(活性蛋白酶、活性多肽、活性多糖、两性脂类)的高新技术企业。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35亿元,同比下降30.1%;分业务来看,医药制造业收入7.34亿元,同比下降30.10%,其他业务收入81.62万元,同比下降28.80%。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隶属于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英文简称:XYZResearch),是国内领先的行业研究及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包括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市场进入策略、用户结构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市场策略、销售结构、战略规划等,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