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之重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核心保障,是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国之重器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其发展水平直接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并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关键地位。
一、国之重器市场行业动态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制造业规模全球领先
根据研究报告数据,2020年至2024年期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1.3万亿元增长至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长至33.6万亿元。整个“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占全球比重接近30%,门类体系完整优势更加明显。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大多数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
据市场研究机构调研分析,“十四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7.9%和8.7%,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到34.6%和16.3%。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全球领先。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迈进。
产业科技创新实现多项突破
在产业科技创新方面,我国重点领域进入“跟跑”加快、“并跑”增多、“领跑”涌现的新阶段。C919大飞机累计交付22架,安全运送旅客超过300万人次;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预计年底前将有3架飞机交付使用;长征七号运载天舟九号仅用3小时完成太空物资闪送;“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深度胜利完成钻探;“沧渊号”超大直径盾构机在各重大建设工程中不断刷新工程掘进纪录。这些突破性成果不仅展示了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实力,也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我国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46个城市开展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累计建成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钢铁、水泥熟料等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电解铝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传统制造品牌美誉度大幅提高,优质产品畅销全球。去年,18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入选世界品牌500强,国货国潮品牌加速崛起。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根据研究报告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5G基站达到459.8万个,5G应用在矿山、港口、工厂等遍地开花。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超过了1亿台(套)。在智能制造方面,我国已建成7000余家先进级和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推动工艺、装备、软件集成创新。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解决方案取得群体性突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二、国之重器市场行业发展前景
近年来,中国在“国之重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涵盖了航空航天、船舶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多个关键行业。这些行业不仅代表了国家的技术实力和工业水平,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航空航天领域:C919国产大飞机作为首款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客机,截至2025年已累计交付22架,安全运送旅客超300万人次,标志着中国正式跻身全球民用航空制造“第一梯队”。其商业化运营不仅打破了波音、空客的长期垄断,更带动了国内航空材料、航电系统等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与此同时,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的研发取得关键进展,预计年底前将有3架交付使用。该机型具备4500公里航程、12吨投水量能力,可高效执行森林灭火、海上救援等任务,填补了国内大型应急救援飞机的空白,显著提升了国家灾害应对能力。
船舶制造领域:中国造船业连续多年保持国际市场份额第一,2025年新接订单量占全球总量超50%,展现出强大的制造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在高端船舶领域,LNG运输船、豪华邮轮等高附加值船型实现批量交付,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洋工程装备方面,中国自主研制的“深海一号”能源站、自升式钻井平台等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深海油气开发,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此外,智能船舶、绿色船舶的研发加速,例如全球首艘智能集装箱船“智飞”号投入运营,通过AI技术实现航行优化,能耗降低15%以上。
高端装备领域:中国在地下工程装备领域持续领跑全球。“深地塔科1井”以10910米的深度刷新亚洲陆上最深井纪录,其采用的超高温钻探技术、智能测井系统等,为深层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关键支撑。盾构机领域,“沧渊号”超大直径盾构机(直径15.4米)在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中,以月掘进486米的效率创下世界纪录,其搭载的同步双液注浆技术、智能导向系统,将地面沉降控制在2毫米以内,显著提升了工程安全性。
新能源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爆发式增长,2024年产销量达1300万辆,占全球总量超60%,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比亚迪、蔚来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如固态电池、800V高压平台)和商业模式创新(如电池租赁、换电模式),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与此同时,光伏产业实现全链条突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产能均占全球80%以上,PERC、HJT等高效电池技术量产效率突破26%。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研发的钠离子电池、半固态电池已进入量产阶段,能量密度达400Wh/kg以上,支撑新能源汽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
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XYZResearch),系国内领先的行业和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并荣膺CCTV中视购物官方合作品牌。公司秉持助力企业实现商业决策高效化的核心宗旨,依托十年行业积累,深度整合企业研究、行业研究、数据定制、消费者调研、市场动态监测等多维度服务模块,同时组建由业内资深专家构成的专家库,打造一站式研究服务体系。研精毕智咨询凭借先进方法论、丰富的案例与数据,精准把脉市场趋势,为企业提供权威的市场洞察及战略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