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手机散热膜行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从市场规模来看,虽然受到手机出货量增量有限等因素影响,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随着 5G 技术普及和手机性能提升,仍具备一定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以 5% - 10% 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稳步增长
一、市场规模与趋势
随着 5G 通信技术的普及和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强,手机散热膜市场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显著的变化。根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 年,5G 手机问世,当年手机出货量创历史新高,手机散热需求随之增长,中国手机散热膜整体市场规模达到 31 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 25%。然而,2020 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全国手机出货量减少,手机散热膜整体市场规模约为 29 亿元,同比减少 6.5%。
从长远来看,尽管手机出货量增量有限,且未来可能会出现其他手机散热方案,但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持续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手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手机散热膜市场仍具备一定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手机散热膜市场规模增长将较为缓慢,市场将更加注重产品的性能提升和技术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随着 5G 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普及,以及折叠屏、大屏化等手机发展趋势,对散热膜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仍会得到支撑,尤其是对高性能、轻薄型散热膜的需求可能会有所增加。
二、市场结构
在手机散热膜的细分种类中,石墨散热膜凭借其综合性能优势,以绝对的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20 年末,石墨散热膜的市场规模约为 24 亿元,占比高达 82.8%。其高导热性能、轻薄、柔韧性好等特点,使其能够很好地满足手机内部复杂结构的散热需求,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石墨散热膜的生产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为稳定,这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石墨烯散热膜和碳纳米管散热膜作为新兴的散热材料,虽然目前市场规模占比较小,但发展潜力不容忽视。2020 年,石墨烯散热膜的市场规模占比为 12.1%,碳纳米管散热膜的规模占比为 5.1%。石墨烯散热膜具有超高的导热系数和良好的柔韧性,自 2018 年被华为应用于 Mate 20 系列后,逐渐在国内旗舰机、游戏机等产品中得到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其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碳纳米管散热膜则以其独特的纳米结构和优异的散热性能,以及加工工序简单、成本低等优势,在一些对成本较为敏感的中低端手机市场或特定应用场景中开始崭露头角,未来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手机散热膜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市场集中度较低。以碳元科技、中易碳素和飞荣达等为代表专注石墨散热膜产品的企业位列中国智能手机散热器膜行业第一梯队。目前,中国手机散热膜市场前五的企业分别为飞荣达、中易碳素、碳元科技、中石科技与新纶科技,这五家企业在 2020 年的市场占有率总和达到 23% 左右,CR5(行业前 5 名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较低,整体手机散热膜市场较为分散。
市场分散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手机散热膜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进入市场,导致市场竞争主体增多;另一方面,行业内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大多数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难以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来扩大市场份额。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的发展成熟,预计未来市场集中度可能会逐渐提高,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推动行业的整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