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诸如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常常会引发颅内压的异常变化。颅内压的升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测和处理,会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颅内压进行精准监测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市场规模
根据研究报告数据,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市场呈现持续扩张态势。2024 年全球市场规模达 16.4 亿美元,预计 2025-2029 年将以 7.5% 的年复合增长率稳步增长,2029 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3.1 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创伤性脑损伤(TBI)发病率上升、神经退行性疾病高发以及全球医疗监护体系的完善。其中,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2024 年市场规模达 14.3 亿元,2025 年预计增至 16.1 亿元,同比增长 12.6%,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区域市场之一。
竞争格局
根据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调研分析,全球颅内压监测设备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美敦力、Integra LifeSciences、Natus Medical、Codman and Shurtleff等。这些企业凭借先发优势、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高端市场占据较大份额。然而,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中国本土企业如维力医疗、宝莱特等通过产学研合作突破核心技术,产品精度达到国际标准,价格较进口产品低30%-40%,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竞争策略与差异化分析
根据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的市场调研数据,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强化技术壁垒,如Natus Medical在2024年收购无创ICP监测企业Vittamed,完善其神经诊断产品矩阵。新兴企业则聚焦细分场景创新,如以色列初创公司Cerebrotech开发的便携式超声监测仪已获CE认证,面向院前急救市场。此外,企业还通过提供多参数融合技术、智能化与远程监测融合、多模态监测等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市场区域分布
调研报告指出,北美仍将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北美市场份额达42.8%,这得益于其完善的医疗体系及FDA对创新设备的快速审批机制。欧洲市场紧随其后,2023年预计占比28%,德国和英国为核心增长引擎。亚太地区则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预计CAGR达7.8%,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医疗基建升级及医保覆盖范围扩大是核心驱动力。
第一章 颅内压(ICP)监测设备市场概述
1.1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的产品概述和范围
1.2颅内压(ICP)监测设备按类型细分
1.2.12025年颅内压(ICP)监测设备按类型划分的全球生产市场份额
1.2.2侵入式ICP设备
1.2.3无创ICP设备
1.3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的应用细分
1.3.12015年颅内压(ICP)监测设备按应用划分的消费市场份额
1.3.2创伤性脑损伤
1.3.3脑出血
1.3.4脑膜炎
1.3.5蛛网膜下腔出血
1.4按地区划分的颅内压(ICP)监测设备市场
1.4.1北美现状与前景(2023-2030年)
1.4.2欧洲现状与前景(2023-2030年)
1.4.3中国现状与展望(2023-2030年)
1.4.4亚洲(除中国外)现状与前景(2023-2030年)
1.5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的全球市场规模(价值)(2023-2030年)
第二章 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制造商市场竞争
2.1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制造商的生产和份额(2024年和2025年)
2.2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收入和制造商份额(2024年和2025年)
2.3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制造商平均价格(2024年和2025年)
2.4颅内压(ICP)监测设备制造商总部、销售区、产品类型
2.5颅内压(ICP)监测设备市场竞争形势和趋势
2.5.1颅内压(ICP)监测设备市场集中率
2.5.2前3名和前5名制造商的颅内压(ICP)监测设备市场份额
2.5.3并购、扩张
第三章 按地区划分的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生产、收入(价值)(2020-2025年)
3.1按地区划分的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生产和市场份额(2020-2025年)
3.2按地区划分的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收入(价值)和市场份额(2020-2025年)
3.3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的生产、收入、价格和毛利率(2020-2025年)
3.4北美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的生产、收入、价格和毛利率(2020-2025年)
3.5欧洲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的生产、收入、价格和毛利率(2020-2025年)
3.6中国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生产、收入、价格和毛利率(2020-2025年)
3.7亚洲(除中国外)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的生产、收入、价格和毛利率(2020-2025年)
第四章 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供应(生产)、消费、出口、按地区进口(2020-2025年)
4.1按地区划分的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消费量(2020-2025年)
4.2北美颅内压(ICP)监测设备按地区生产、消费、出口、进口(2020-2025年)
4.3欧洲颅内压(ICP)监测设备按地区生产、消费、出口、进口(2020-2025年)
4.4中国颅内压监测设备生产、消费、出口、进口地区(2020-2025年)
4.5亚洲(除中国外)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生产、消费、出口、进口(2020-2025年)
第五章 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生产、收入(价值)、价格趋势(按类型)
5.1按类型划分的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生产和市场份额(2020-2025年)
5.22020-2025年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收入和市场份额(按类型)
5.3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价格(按类型)(2020-2025年)
5.4按类型划分的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产量增长(2020-2025年)
第六章 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市场应用分析
6.12020-2025年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的消费和市场份额(按应用)
6.22020-2025年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消费增长率(按应用)
6.3市场驱动因素和机遇
6.3.1市场驱动因素和机遇
6.3.2新兴市场/国家
第七章 颅内压(ICP)监测设备行业重点制造商分析
7.1Integra生命科学
7.1.1公司简介
7.1.2产品信息
7.1.3生产、价格、成本、销售额和收入
7.2美敦力
7.2.1公司简介
7.2.2产品信息
7.2.3生产、价格、成本、总收入和收入
7.3强生公司
7.3.1公司简介
7.3.2产品信息
7.3.3生产、价格、成本、销售额和收入
7.4Sophysa有限公司
7.4.1公司简介
7.4.2产品信息
7.4.3生产、价格、成本、总收入和收入
7.5斯皮格尔伯格
7.5.1公司简介
7.5.2产品信息
7.5.3生产、价格、成本、销售额和收入
7.6劳梅迪奇
7.6.1公司简介
7.6.2产品信息
7.6.3生产、价格、成本、销售额和收入
7.7海伟康
7.7.1公司简介
7.7.2产品信息
7.7.3生产、价格、成本、销售额和收入
7.8头感医疗
7.8.1公司简介
7.8.2产品信息
7.8.3生产、价格、成本、总收入和收入
7.9维塔米德
7.9.1公司简介
7.9.2产品信息
7.9.3生产、价格、成本、销售额和收入
第八章 颅内压(ICP)监测设备制造成本分析
8.1颅内压(ICP)监测设备关键原材料分析
8.1.1关键原材料
8.1.2关键原材料价格走势
8.1.3主要原材料供应商
8.2制造成本结构比例
8.2.1原材料
8.2.2人工成本
8.2.2.1美国劳动力成本分析
8.2.2.2欧洲劳动力成本分析
8.2.2.3亚洲劳动力成本分析
8.2.3其他成本分析
8.2.3.1美国其他成本分析
8.2.3.2欧洲其他成本分析
8.2.3.3中国其他成本分析
8.3颅内压(ICP)监测仪的制造工艺分析
第九章 产业链、采购策略和下游买家
9.1颅内压监测设备产业链分析
9.2上游原材料采购
9.3下游买家
第十章 营销策略分析,分销商/贸易商
10.1营销渠道
10.1.1直接营销
10.1.2间接营销
10.1.3营销渠道发展趋势
10.2市场定位
10.2.1定价策略
10.2.2品牌战略
10.2.3目标客户
10.3经销商/贸易商名单
第十一章 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11.1技术进步/风险
11.1.1替代品威胁
11.1.2相关产业技术进步
11.2消费者需求/客户偏好变化
11.3经济/政治环境变化
11.3.1全球经济分析
11.3.2欧洲经济分析
11.3.3日本经济分析
11.3.4中国经济分析
11.3.5美国经济分析
第十二章 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市场预测
12.1历史周期预测(2023-2030年)
12.1.1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生产、收入预测(2023-2030年)
12.1.2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生产、消费预测(2023-2030年)
12.1.3按类型划分的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生产预测(2023-2030年)
12.1.4全球颅内压(ICP)监测设备消费预测(2023-2030年)
12.1.5颅内压(ICP)监测设备价格预测(2023-2030年)
12.2最新周期预测(2023-2030年)
12.2.1全球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
12.2.2中国市场规模及国产化趋势预测
12.2.3无创/侵入式设备细分市场预测
12.2.4重点地区市场增长预测
第十三章 研究结论与行业建议
13.1核心研究结论
13.2行业发展建议
13.2.1技术研发方向建议
13.2.2企业竞争策略建议
13.2.3市场布局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