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动态监测
排行榜
中国光学薄膜行业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经营情况研究 双星新材VS长阳科技
来源:研精毕智调研报告网 时间:2023-10-18

目前我国光学薄膜行业已经逐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多个领域中实现了大规模的应用,相关生产企业数量实现了持续增加,与此同时国内本土企业的自主研发水平不断提升,全球市场份额逐步向国内市场所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竞争程度。

中国光学薄膜市场调研

中国光学薄膜行业竞争格局

1、企业注册数量

以最新发布的市场研究数据为基础,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光学薄膜企业数量已经接近1800家,从历年企业的注册情况来看,2019年为企业注册峰值,超过了200家,此后国内光学薄膜企业注册数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在2020年降至150家左右,再到2021年,企业注册数量进一步降低,降至100家,而2022年光学薄膜企业注册数量仅为不到50家,与前几年相比表现为较大幅度的波动变化趋势。

中国光学薄膜市场调研

2、市场梯队

在光学薄膜企业梯队分布情况来看,当前在国内市场中,主要以东丽、帝人、SKC和3M等外资厂商占据多数的市场份额,位于整体市场的第一梯队,相比之下国内厂商大多数集中于中低端领域,市场竞争能力较前者相比弱;在国内光学薄膜生产厂商中,以长阳科技、双星新材和东材科技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占据第二市场梯队;除此之外宁波瑞鑫和浙江世窗等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国产厂商排在第二市场梯队。

中国光学薄膜市场调研

3、市场占有率

近期北京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整理了相关分析数据,其中显示,截至目前,在国内光学薄膜生产企业中,市场占有率相对靠前的企业包括双星新材、裕兴股份和长阳科技等。2022年,排名前三的生产企业分别占据约4%和3%的市场份额,国内市场中排名前五的企业共同占有约15%的比重。

中国光学薄膜市场调研

中国光学薄膜行业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1、双星新材

双星新材成立于1997年,国内知名薄膜品牌,主要从事高分子新材料产品技术研发/生产销售/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企业,产品包括聚酯功能膜材料、光学材料、节能窗膜等。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增长2.20%;分产品来看,光学材料营业收入为20.72亿元,同比减少3.49%,新能源材料营业收入为11.20亿元,同比减少10.26%,可变信息材料营业收入为4.05亿元,同比增长5.1%,热缩材料营业收入为3.69亿元,同比增长20.40%,聚酯功能膜营业收入为16.23亿元,同比减少10.85%。

中国光学薄膜市场调研

2、长阳科技

公司专注于光学膜和高性能功能膜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的发展,打造了一支国际化的研发、生产和管理团队,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光学功能膜相关产品质量性能指标优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2年,长阳科技实现营收11.53亿元,同比下降11.07%;分业务看,反射膜、光学基膜分别实现营收8.77/1.41亿元,同比分别-15.03%/-7.19%。

中国光学薄膜市场调研

销量分别为1.91/1.49万吨,同比分别-16.47%/-0.08%。

中国光学薄膜市场调研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隶属于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毕智英文简称“XYZResearch),是国内领先的行业研究及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包括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市场进入策略、用户结构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市场策略、销售结构、战略规划等,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

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010-53322951
专属分析师
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08:00 - 24:00
热门报告 定制报告 深度报告 行业洞察 专家库
×
客服 客服
客服
定制需求
需求
提交
咨询 咨询
咨询
联系人
电话 电话
电话
010-53322951
18480655925 微同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订阅号
服务号 服务号
顶部 顶部
顶部
×
提交您的服务需求
关闭
联系人资料
*公司名称
联系地址
企业邮箱
*手机号码
*联系人
职务
备注
个性化需求 个性化需求 项目详细需求 (可展开填写)
close
项目需求
本次需求产生背景:
被研究产品或服务:
被研究企业或细分行业:
您期望的研究国家或地区或城市:
本次研究涉及的内容:
本次调研重点关注的内容:
期望产生结果:
您期望的研究方法(有或者无,我们会根据项目难度决定):
预计启动时间:
预计完成时间:
预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