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全球氨基酸生产大国之一,具备技术实力和市场优势,组氨酸产能也在不断提升。随着生物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持续优化,中国组氨酸的产能规模逐渐扩大,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目前,中国组氨酸市场产能及产量情况如下:浙江震元生物定向合成上虞基地项目设计产能为组氨酸(盐酸组氨酸)2400 吨 / 年,项目计划于 2024 年下半年试生产,2025 年投入正式生产。调研报告指出,2017 年全球组氨酸产量不断调整,中国组氨酸产量也在不断变化中。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组氨酸产品产量为若干,标杆企业中各企业也有不同的产量。此外, 预测2023 年,全球组氨酸消费量将达到 3166 吨,中国组氨酸产量为 1073.2 吨,作为第二大产区,全球消费地区的组氨酸有中国,中国的组氨酸消费量为 627.6 吨。全球组氨酸供应商数量有限,目前主要有四家生产组氨酸的供应商,其中有中国的企业。在未来几年,对中国组氨酸产量也有预测分析,在过去连续五年全球组氨酸产量、中国组氨酸产量统计数据基础上,可对未来全球组氨酸产量、中国组氨酸产量做出科学审慎预判。总之,中国组氨酸市场产能及产量处于动态变化中,随着新的生产项目的推进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未来有望继续增长。
全球组氨酸供应商数量有限,中国作为组氨酸的重要生产地区之一,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组氨酸的产量也在不断提升。同时,行业内对组氨酸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组氨酸的产量和质量。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中国组氨酸的产量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浙江震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组氨酸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这将为中国组氨酸的产量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同时,市场需求的增加也将促使更多的企业加大对组氨酸的生产投入,从而推动中国组氨酸产量的提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组氨酸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合成生物技术的应用将不断提高组氨酸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增加产量。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企业在研发和生产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国产化替代进程将加速推进,有望进一步提高中国组氨酸的产量。同时,市场需求的增长也将促使企业加大生产力度,预计未来中国组氨酸产量将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中国组氨酸市场在产能和产量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浙江震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组氨酸项目为中国组氨酸产量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全球组氨酸供应商数量有限,中国企业在国产化替代方面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组氨酸产量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16年中国组氨酸市场产能及产量为880吨和547吨。
图:2016-2021年中国组氨酸产能(吨) 产量(吨)预测
第一章 组氨酸产业概述
1.1 组氨酸定义
1.2 组氨酸分类及应用
1.3 组氨酸产业链结构
1.4 组氨酸产业概述
1.5 组氨酸产业政策分析
1.6 组氨酸产业动态分析
第二章 组氨酸行业国内外市场分析
2.1组氨酸行业国际市场分析
2.1.1 组氨酸国际市场发展历程
2.1.2 组氨酸产品及技术动态
2.1.3 组氨酸竞争格局分析
2.1.4 组氨酸国际主要国家发展情况分析
2.1.5 组氨酸国际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2.2组氨酸行业国内市场分析
2.2.1 组氨酸国内市场发展历程
2.2.2 组氨酸产品及技术动态
2.2.3 组氨酸竞争格局分析
2.2.4 组氨酸国内主要厂家发展情况分析
2.2.5 组氨酸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2.3 组氨酸行业国内外市场对比分析
第三章 组氨酸技术参数和制造基地分析
3.1 2014全球主要生产企业组氨酸产能及商业化投产时间
3.2 2014全球主要生产企业组氨酸制造基地分布
3.3 2014全球主要生产企业组氨酸研发现状和技术来源
3.4 2014全球主要生产企业组氨酸原材料来源分析
第四章 组氨酸不同地区 不同规格 不同应用产量分布
4.1 2010-2015年组氨酸不同地区产量分析
4.2 2010-2015年组氨酸不同工艺产品产量分析
4.3 2010-2015年组氨酸不同应用领域销量分析
4.4 2010-2015年组氨酸各个企业价格分析
4.5 2010-2015年日本组氨酸 产能 产量 成本 价格 产值分析
4.6 2010-2015年中国组氨酸 产能 产量 成本 价格 产值分析
4.7 2010-2015年日本组氨酸 供应量(吨) 进口量(吨) 出口量(吨) 消费量(吨)
4.8 2010-2015年中国组氨酸 供应量(吨) 进口量(吨) 出口量(吨) 消费量(吨)
第五章 组氨酸技术工艺及成本结构
5.1 组氨酸产品技术参数
5.2 组氨酸技术工艺分析
5.2.1 直接发酵法
5.2.2 蛋白质水解法
5.2.4 工艺对比
5.3 组氨酸成本结构分析
5.4 组氨酸价格 成本 毛利分析
第六章 2010-2015年组氨酸产 供 销 需市场现状和预测分析
6.1 2010-2015年组氨酸产能 产量统计
6.2 2010-2015年组氨酸产量及市场份额(企业细分)
6.3 2010-2015年组氨酸产值及市场份额(企业细分)
6.4 2010-2015年组氨酸产量及市场份额(地区细分)
6.5 2010-2015年组氨酸产值及市场份额(地区细分)
6.6 2010-2015年组氨酸供应量 销售量过剩量
6.7 2010-2015年组氨酸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6.8 2010-2015年组氨酸平均成本、价格、产值、毛利率
第七章 组氨酸核心企业研究
7.1协和发酵
7.1.1 企业介绍
7.1.2 产品图片及参数
7.1.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毛利率分析
7.1.4 联系信息
7.2味之素
7.2.1 企业介绍
7.2.2 产品图片及参数
7.2.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毛利率分析
7.2.4 联系信息
7.3新生源
7.3.1 企业介绍
7.3.2 产品参数
7.3.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毛利率分析
7.3.4 联系信息
7.4天津天安药业
7.4.1 企业介绍
7.4.2 产品图片及参数
7.4.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毛利率分析
7.4.4 联系信息
7.5冀州市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7.5.1 企业介绍
7.5.2 产品参数
7.5.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毛利率分析
7.5.4 联系信息
第八章 上下游供应链分析及研究
8.1 上游原料供应商及价格分析
8.1.1 上游原材料大豆市场分析
8.1.2上游原材料玉米市场分析
8.1.3 上游原材料动物毛发市场分析
8.1.4 上游组氨酸生产辅料市场分析
8.2 设备和供应商分析
8.3 下游需求及应用领域分析研究
8.4 主要地区和消费分析
第九章 组氨酸营销渠道分析
9.1 组氨酸营销渠道现状分析
9.2 组氨酸营销渠道特点介绍
9.3 组氨酸营销渠道发展趋势
9.4 组氨酸全球主要经销商分析
第十章 组氨酸行业发展趋势
10.1 2016-2021年组氨酸产能 产量预测
10.2 2016-2021年组氨酸产量及市场份额
10.3 2016-2021年组氨酸表观消费量综述
10.4 2016-2021年组氨酸供应量 表观消费量 过剩量
10.5 2016-2021年组氨酸进口量 出口量表观消费量
10.6 2016-2021年组氨酸平均成本、价格、产值、毛利率
第十一章 组氨酸供应链分析
11.1 原材料主要供应商和
11.2 生产设备供应商和
11.3 组氨酸主要供应商和
11.3.1 国内其他供应商
11.4 组氨酸主要客户
11.4.1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
11.4.2 八峰药化
11.4.3 冀州市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1.4.4.雀巢
11.5 组氨酸供应链条关系分析
第十二章 组氨酸新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
12.1 组氨酸项目SWOT分析
12.2 组氨酸新项目可行性分析
第十三章 组氨酸产业研究总结